关注微信

QQ

北城沧桑那时红

2018年03月14日 来源:沂蒙风采


时光流逝,在钢筋混凝土的包围中,人们已无法回到过去感知那时的人文气息。比起建筑的艺术价值,最难得可贵的是口口相传的记忆,让历史延续和传承。走进北城新区,一起寻找记忆里的古朴与美好。

中国著名作家王安忆说起上海这座城市时这样说道:不管有多么大的委屈,上海也给了她们好舞台,让她们伸展身手。而如她们这样首次登上舞台的角色,故事都是从头道起。谁都不如她们鲜活有力,生气勃勃。要说上海的故事也有英雄,她们才是。

  行走于北城新区,眼前的景色让人眼花缭乱:沂河与祊河成“V”形环抱,柳青河从中穿过,形态曲折优美,河岸线蜿蜒迤逦。交通发达,高楼林立,植被茂盛,风景优美。这座被誉为沂蒙大地的浦东新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如今,随着行政中心和政务服务中心的相继迁入,北城新区的战略位置愈发显得重要起来。可这方土地的前身你知道吗?多数人会说是南坊。然而,南坊的前身呢?又有多少人知道?曾经在这里留下英雄故事的人和事,又有人多少人谈起?

  翻看临沂的历史,在众多老一辈临沂人的嘴里,我们会发现一个已经被人们遗忘的地理名词——岔河。

  如今的北城新区,过去的南坊重镇,久远的岔河公社。三个年代三个名字,这或许是串联起老沂蒙过往的鲜活记忆。

1520919215419208.jpg

关于情怀

  在临沂,能说起岔河过往的当属60岁以上的老人们,在那个国之伊始贫穷落后的年代里,岔河公社勾起了他们的热血与青春。说起公社这个词,大多和那时的知青紧密相连,也是当时尚被称为临沂县沂蒙大地的特殊符号。如今再去回望那个年代,因为特殊的人文原因,岔河公社已难寻踪迹,甚至翻录资料搜索网络也探不到半点关于它的信息。这四个字被深深地冠上了文革的帽子,就像当时的红卫兵一样,曾经那样深刻的存在过,但是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后人的眼里仿佛有点讳莫如深的意思。

  然而,这依然无法掩盖在提起岔河公社时,那些和这个名字一起走来时的人们怀旧惦念的表情。这表情是感念,是恋旧,也是一种情怀。

  仅仅是情怀,便无以言表,胜过一切。

  关于信仰

  岔河,顾名思义,就是几个河的交界处。据老一辈的临沂人介绍,岔河在当时为祊河、沂河与柳青河三河交界之意。当初的岔河公社甚至占据了整个临沂地区,远远超出了人们对乡镇这个概念的定性,它更像是一个区域概念和巨大的人员群体组织。和当时全国大多数的公社一样,这里的人们有艰苦奋斗的干劲和激情四溢的热情,他们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却又热情于大搞工业建设,以尚未成型的商业模式进行着剩余产品的转让和替换,利益概念虽不似现在这样浓厚,但被压制的情感却不输任何一代年轻群体。

  虽然无法查找岔河公社的相关资料,但公社,尤其是人民公社这一特殊的历史概念以政治的名义给所有人打下了历史的烙印——无私、执着、忠诚、单纯、信仰。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甫定,一代代的老沂蒙人以不服输的干劲和坚韧不拔的韧劲拼命完成了沂蒙革命老区的第一次定性。从硝烟战争中走出来的红色沂蒙一时间成为了全国大生产运动中的典范,红嫂的光辉形象、孟良崮的号角声不再是人们对这方土地的唯一标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厉家寨、九间棚之类的脱贫攻坚战成为新时代赋予他们的浩荡号角。或许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铺垫,如今的商贸通五洲,大美新临沂才会如此顺理成章,难以撼动。

  想要搜集几张关于岔河公社的照片,却终难寻到,但我们可以从当年声名鹊起,被毛泽东批示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厉家寨中寻觅到一些过去的痕迹。当然,我们摒弃那些在今日看似荒诞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诸如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五年内赶超欧美国家。许多数据,放在如今科技发达的时代仍然是耸人听闻,但在当时提起来却脸不红,心不跳。后人觉得滑稽可笑,但谁又能了解当初人的心境?对于他们来说,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信仰是他们拼命干事的根本,激进的谎言也许是一种有力的鼓舞和催发,这就和现在的精神胜利法是一个道理。对于后人而言,由于长时间不愿提及岔河公社这四个字,所以才导致成就了那一段太过神秘的历史。但在经历过的人脑海里,那段岁月却是他们为之付出的青春。有人把那个年代形容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创伤,但创伤到如今卖力拼命,如此畅快淋漓,大概也是独属于中国人的一种气概:敢为天下先的孤注一掷,为了美好的生活勇往直前,遇到再大的挫折也要奔赴共产主义美好社会的理念和信仰。

  关于气质

  历史过往的好坏自有人评论,如今再为其镀金裱花,或者再恶意评断也自然没有意义。时间是公平的,偷不走,也留不住。关于北城新区的过往,我们可以从一组组弥足珍贵的老临沂照片中捕捉到它所经历的一切。当年志在四方的年轻人,如今已进入耄耋之年的爷爷奶奶们会若有所思、目光闪烁,回忆起当年的热血:如何把毛主席语录倒背如流,如何在工作中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实现共产主义而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在我们年轻人看来为了什么而奉献自己的一生的做法不切实际,传为笑谈。但在当初,他们却将这样的信念看做融入生命般沸腾的血液,当成人生中永恒的坐标。为此,他们付出一切也毫无怨言。在田间地头间,在炎热工地上,在高温熔炉边,在风霜雨雪中,在简朴单一的供销社中,在实际孤陋寡闻但却喜欢滔滔不绝的教师眼里,时代定格了过去的一切。如果,能把那些毫无征兆的批斗,思想偏激的左右倾政治概念,将那些妄为极恶的个人欲望删除,也许,当初单纯的信仰和信念,仍然能完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那个年代,我们会冠上灰色的定义。但在经历过的老一辈人眼里,这个定义或多或少有点委屈和不甘。在灰色的阴霾中,他们活出了别样的人格和信仰。这是属于那个年代的气质。

  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

  作为那个年代独特的文化符号,公社一词就算再有争议,一代代的沂蒙人也在里面体现出了卓越的风姿和人格,一张张的老照片道出了曾经这座城市的欢喜与悲伤。时间总是太过无情,余烟已灭,属于一代人的小时候还能在那些断壁残垣上探寻到属于岔河公社的烙印:那些各色各样的供销社,那些看似玲琅满目实则寡寡无几的产品,那些朴实无华销售着没有假货的人们,都在历史的行进中逐渐消失,无影无踪。时间再次展现了它高超的消磨技术,把那些残存的记忆打磨的光滑无痕。然而令人可喜的是,曾让我们费尽心思遮掩的历史如今已掀开了一页,放眼整个北城新区,一排排的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的高速大道通达四方,一个个鲜活如昔的美丽景点让人目不暇接,这座城市迎来了属于它辉煌灿烂的一刻。

  对于过往,我们会从边边角角中寻觅到先辈们曾经奋斗过的嘶鸣与热血,让年轻人知道,原来我们享受的美好生活是祖祖辈辈用生命换来的。看着那些放映的历史短片,提示年轻人,原来父辈们曾经经历过那样的一切。过去,也许不堪,也许灰暗,但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也许偏激,也许执着,但他们的信念却永远值得我们敬仰。这也是我们迈向未来的最可靠的精神支柱。

  正视过去,才有资格怀拥现在的一切。

  我们热爱这座城市,就是因为它曾历经风霜,见过斑驳;我们喜欢这座城市,就是因为它见证了历史,留下了那一代人的信仰和品格;而我们依恋这座城市,就是因为它走过风,走过雨,即将走向美好的明天!



上一篇: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

下一篇:“酱”心独运恋城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