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QQ

你心中的《沂蒙山小调》

2018年06月26日 来源:沂蒙风采

《沂蒙山小调》与《茉莉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中国优秀民歌,蜚声海内外;“沂蒙山区好风光”也逐步渗入到人们的心灵中,成为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

沂蒙山的民歌,沂蒙山的历史和文化,悠远而古老。

走进沂蒙山区,这首沂蒙山小调在山里,在田间,四处回荡,这首歌沂蒙山的百姓已经传唱了六十年,六十年里《 沂蒙山小调》已经成了沂蒙山的代名词,人们认识沂蒙山,就是从听了这首沂蒙山小调开始的。

微信图片_20180626085810.jpg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山东省的经典民歌,属于小调。诞生于山东临沂沂蒙山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白石屋村。它的前身是1940年由驻沂蒙山区抗大文工团团员李林阮若珊等人采集创作的《反对黄沙会》。

1953年秋,山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副团长李广宗、研究组组长王印泉、乐队队长李锐云重新修改记谱,将原来歌词中的抗日主题,改为歌颂家乡的主题,后面又续加了两段歌词,定名为《沂蒙山小调》,从此沂蒙山小调正式版本诞生。《沂蒙山小调》与《茉莉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中国优秀民歌,蜚声海内外;“沂蒙好风光”也逐步渗入到人们的心灵中,成为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依托沂蒙山小调诞生地,以恢复文工团在此生活时期的村落场景为核心,将上白石屋村建成一个活态博物馆,每个院落就是一个展馆,具有文化展示和体验功能。并依托村西的打谷场,打造一台原生态的演艺,聘请当地村民,演唱各种版本的沂蒙山小调。

微信图片_20180626085846.jpg


小伙伴们,快来扫码看看

微信图片_20180626085909.jpg

          通过识别二维码的方式

进入《沂蒙山小调》诞生地活态博物馆虚拟场景中

上一篇:笔墨鲜活空寂 作品快意劲健——书画家刘明波

下一篇:激活岁月沉淀的精神力量——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